当前位置:首页>头条新闻>正文

芝罘区总工会创新服务提升职工幸福感

时间:2025-07-10作者:纪晓岚阅读:36分类:头条新闻

  芝罘区总工会创新服务提升职工幸福感

  近年来,烟台市芝罘区总工会始终将职工需求放在首位,通过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,切实提升职工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2023年以来,区总工会聚焦职工“急难愁盼”,以打造“有温度”的服务平台为目标,推出多项实质性服务更新,从法律维权到心理关爱,从硬件设施到软性支持,全方位织密职工保障网。

  法律服务站:职工身边的“维权卫士”

  在南洪街西入口新设立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内,外卖小哥们不仅能享受空调、微波炉等便利设施,还能获得法律宣传与心理关爱服务。这仅是芝罘区总工会法律服务网络的一个缩影。依托区职工服务中心,工会引入省级法律工作室,以“接诉即办”“未诉先办”为准则,2023年累计调解劳动争议案件60余件,处理来访事项1860件,相当于每天为5名职工解决法律难题。律师团队带领志愿者开展“流动式”普法,将法律知识送到工地、车间,形成“职工维权找工会”的良性循环。一位通过法律援助成功讨薪的工人感慨:“这里就像24小时在线的法律急诊室,随时为我们撑腰。”

  心理赋能中心:给心灵装上“减压阀”

  5月25日,烟台市职工心理赋能中心正式揭牌,标志着“1261”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。这一系统通过专业心理咨询、压力疏导课程等方式,帮助职工应对职场与家庭双重压力。区总工会将心理服务与传统福利相结合,如同为职工配备“情绪GPS”,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迷雾。某企业职工参加团体辅导后表示:“以前总觉得心理问题是‘矫情’,现在明白这和身体感冒一样需要治疗。”

  精准预算管理:每分钱都花在“刀刃上”

  在服务升级的背后,是严格的绩效管理机制。2022年区总工会2个重点项目绩效自评均获“优”级,资金使用规范度堪比“家庭账本”,确保职工福利不缩水、服务不打折。这种精细化运作模式,使得户外站点建设、法律团队聘请等投入产生最大效益,正如一位工会干部所说:“我们要让每笔经费都像种子,在职工心田长出实实在在的荫凉。”

  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出击”的服务转型

  在7月1日的工作调度会上,区总工会部署了“未诉先办”新机制,要求各街道工会提前排查职工需求。这种转变如同将“救火队”升级为“防火员”,通过定期走访、大数据分析预判风险点。例如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,工会专门在户外站点增设充电桩、应急药箱等设施,用“超前半步”的服务意识赢得职工口碑。

  职工满意度背后的“温度公式”

  芝罘区总工会的创新实践,本质上是对“服务=需求×效率”这一公式的持续优化。从法律调解100%的办结率,到心理服务覆盖率的几何级增长,再到预算执行的透明化管理,每一步都精准踩中职工需求的节拍。正如区总工会负责人所言:“职工的笑脸是我们唯一的KPI。”未来,这种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模式,或将成为工会系统提质增效的范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