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大鼓题材纪录片《鼓声板韵唱胶东》开机仪式在烟台莱阳市五龙广场举行。该片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、中共莱阳市委宣传部联合山东电影发行放映集团等机构共同推出,旨在通过影视语言展现胶东大鼓260余年的历史脉络及其红色文化基因。
聚焦非遗历史,追溯红色足迹
胶东大鼓起源于清代盲艺人传唱的“盲人调”,历经抗日战争时期“革命大鼓”的红色淬炼,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。纪录片将系统梳理其发展历程,挖掘抗战期间胶东大鼓艺人以曲艺鼓舞军民斗志的感人故事,并运用方言讲述、现代技术呈现其高亢婉转的唱腔板韵。
“影视+非遗”模式持续深化
此次拍摄是莱阳市继2024年推出国家级非遗螳螂拳题材纪录片《刚柔螳螂》后的又一力作。《刚柔螳螂》已获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,而新片《鼓声板韵唱胶东》进一步拓展“影视+非遗”融合路径,通过地方文化资源与现代传播手段结合,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。
多方协作助力文化焕新
影片由莱阳市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出品,山东鲁裕文化传媒参与摄制,计划综合运用实地取景、专家访谈及历史影像还原等手法,展现胶东大鼓在当代的传承实践。开机仪式现场,非遗传承人与市民互动表演,鼓声与掌声交织,彰显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。
地方文化IP矩阵雏形初现
烟台近年持续以纪录片为载体打造文化品牌:从螳螂拳到胶东大鼓,从《刚柔螳螂》到《鼓声板韵唱胶东》,非遗项目正通过影视化叙事构建独具胶东特色的文化标识。这一系列实践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新思路,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动能。
随着拍摄启动,胶东大鼓这一承载乡音乡情的艺术形式,将借助纪录片走向更广阔舞台,为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提供“烟台样本”。